汪碧刚介绍

汪碧刚介绍

 

汪碧刚(1975.04—),安徽枞阳人,著名学者、书法家、文艺评论家、社会学家、科学家,博士、教授、博士生导师,北京大学博士后,安徽大学双聘教授,山东建筑大学特聘教授,安徽工程大学客座教授,青岛理工大学兼职教授,青岛农业大学客座教授,“十三五”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《城市治理实践与创新系列丛书》编委会主任,国家智慧城市专家组成员,国家遥感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高级科学家。曾任北京大学城市治理研究院副院长兼秘书长,现任北京市政协委员、中国社区发展协会副会长、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老年学和社区治理研究中心副主任、北京城市副中心社会治理研究院院长,北京世纪名人国际书画院副院长兼秘书长、中国书法文化研究中心主任,山东建筑大学书法文化研究中心主任,《名人名家书画报》主编,北京市通州区书法家协会主席。

2008年加入中国书法家协会,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第六届青少年工作委员会委员、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、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员、中华诗词学会会员、中国楹联学会会员。

多次受到习近平总书记亲切接见。荣获全国政协八届五次会议“文明标兵”,荣登2015“北京社会好人榜”,荣获2016“首都市民学习之星”、2020“人美年度艺术人物”提名奖。共有600余万字著述问世,发表论文200余篇,出版专著20余部。是第十一届全国青联委员,第十四届北京市政协委员,第十一届安徽省政协委员,第十三届青岛市政协委员,第六届、七届北京市通州区政协委员(七届政协常委);全国第六次书代会代表,北京市第九次、十次文代会代表,安徽省第六次文代会代表。

作为书法家、文艺评论家,汪碧刚教授创新提出“方向、逻辑、方法”治学理念,秉承中华文化的“会通”精神,强调文化才是书法的第一属性,主张“道技并重”推动当代书法发展。2017年8月在合肥亚明艺术馆举办“不忘初心 致敬青春—汪碧刚书法作品展”,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苏士澍专门题词“入古出新,妙笔生花”、中国书法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陈洪武致信祝贺并给予高度评价,《汪碧刚书法作品集》由书法出版社同时出版发行;2019年10月在国家图书馆举办汪碧刚杂文集《未名墨语》新书恳谈会,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苏士澍题写书名,中国作协副主席陈建功专门致信祝贺并称其“书法创作与学术研究皆成绩斐然”;《问学:汪碧刚书法集》于2020年8月由人民美术出版社正式出版,并9月5日在人美学院举办《问学:汪碧刚书法集》首发式暨“道技并重”新时代书法发展研讨会,全国政协副主席朱永新出席首发式;“问学:汪碧刚书法展”9月19日至25日亮相中国政协文史馆,全国政协副主席刘奇葆(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、中央书记处书记、中宣部部长)专程参观展览,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陈宗兴出席开幕式并宣布展览开幕,国际儒学联合会荣誉会长张岂之题词“以文载道,问学有成”、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张改琴题词“道技并重,学问乃成”;2024年12月7日至20日,汪碧刚教授著作暨书法作品捐赠展在山东建筑大学举行,汪碧刚教授向学校捐赠著作多种和百余幅书法力作,同时创立山东建筑大学书法文化研究中心,为推动书法教育与多学科交叉融合发展贡献力量。  

作为社会学家、科学家,汪碧刚教授在全国率先创新提出“一核多元、融合共治”社区治理(城市治理)服务创新模式,致力搭建“政、产、学、研、金、服、用”全链条全生命周期的社区治理(城市治理)的产业发展与服务平台,成效显著。2020年5月19日汪碧刚教授在《人民日报》(理论版)发表的学术论文中提出坚持“党建引领、重心下移、科技赋能”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的学术观点,被写进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》,为推进城市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突出贡献。主持和参与多项国家及省部级课题研究,专著《城市的温度与厚度》、《大数据与城市治理》、《智慧社区与城市治理》、《迈入新时代的城市与社区治理》引领学术研究前沿。

 

出版著作(部分)

[1]汪碧刚著.笔墨青春[M],中国文艺出版社,2012年版.

[2]汪碧刚主编.青槐吟草—李铎诗词选[M],大众文艺出版社,2013年版.

[3]汪碧刚著.民营企业转型升级—基于五大典型案例分析[M],中国财富出版社,2016年版.

[4]汪碧刚著.汪碧刚书法作品集[M],中国书法出版社,2017年版.

[5]汪碧刚主编.一核多元,融合共治---2016中国智慧社区发展报告[M],中国社会出版社,2017年版.

[6]汪碧刚著.城市的温度与厚度---青岛市市北区城市治理现代化的实践与创新[M],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,2017年版.

[7]汪碧刚主编.共建共治共享---2017中国智慧社区发展报告[M],中国社会出版社,2018年版.

[8]汪碧刚著.未名墨语[M],中国城市出版社,2019年版.

[9]汪碧刚主编.新时代、新生活---2018中国智慧社区发展报告[M],中国社会出版社,2019年版.

[10]汪碧刚,于德湖著.大数据与城市治理—以青岛市市北区为例[M],中国城市出版社,2020年版.

[11]汪碧刚著.智慧社区与城市治理[M],中国城市出版社,2020年版.

[12]汪碧刚著.问学:汪碧刚书法集[M],人民美术出版社,2020年版.

[13]汪碧刚主编.未来生活---2019中国智慧社区发展报告[M],中国社会出版社,2020年版.

[14]汪碧刚主编.一米网格---2020中国智慧社区发展报告[M],中国社会出版社,2021年版.

[15]汪碧刚,陈旭峰编著.“一核多元”社区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—以青岛市即墨区为例[M],中国社会出版社,2021年版.

[16]汪碧刚著.迈入新时代的城市与社区治理[M],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,2021年版.

[17]汪碧刚,张力编著.中国书法史教程[M],安徽大学出版社,2022年版.

[18]汪碧刚编著.文化治理:北京潞城“文明银行”赋能基层治理实践探索[M],中国城市出版社,2025年版. 

 

政协委员提案(部分)

[1]汪碧刚.《关于在我省积极推进“书法进课堂”的提案》,安徽省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,2014年1月

[2]汪碧刚.《关于推动我省民营企业转型升级的提案》,安徽省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,2015年1月

[3]汪碧刚.《贯彻中央城市会议精神推动安徽智慧城市建设》,安徽省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,2016年2月

[4]汪碧刚.《关于持续推进全省城乡社区治理现代化的提案》,安徽省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,2017年1月

[5]汪碧刚.《关于加强新型特色智库集群建设案》,青岛市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,2017年4月

[6]汪碧刚.《探索城市治理新模式,提升“城市生长力”》,青岛市政协十三届二次全会,2018年1月

[7]汪碧刚.《强化大数据应用,推动青岛城市治理现代化》,青岛市政协十三届三次全会,2019年1月

[8]汪碧刚.《坚持党建引领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,推进城市治理创新,提升青岛城市品质》,青岛市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,2020年5月

[9]汪碧刚.《关于推进城市副中心党建引领与社区治理深度融合的提案》,北京市通州区政协六届五次会议,2021年1月

[10]汪碧刚.《关于推进城市副中心智慧社区建设与基层社会治理融合发展的提案》,北京市通州区政协六届五次会议,2021年1月

[11]汪碧刚.《关于高效推进智慧城市建设,助力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的提案》,北京市通州区政协七届一次会议,2021年12月

[12]汪碧刚.《关于推进城市副中心加快建设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的提案》,北京市通州区政协七届一次会议,2021年12月

[13]汪碧刚.《关于探索“村居融合”副中心基层治理创新模式的提案》,北京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,2024年1月

[14]汪碧刚.《关于推动城乡融合示范区落户北京城市副中心的提案》,北京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,2025年1月

 

发表文章(部分)

[1]汪碧刚.由“商场就是战场”想到[J],华夏文化,1997年第2期.

[2]汪碧刚.家乡情结[N],安庆日报,1999年3月9日.

[3]汪碧刚.非典给我们带来的积极影响[N],江淮时报,2003年5月16日.

[4]汪碧刚.邓小平与中国奥运[J],新闻世界,2004年第9期.

[5]汪碧刚.守望艺术——王铁成的书画情缘[N],书法报,2008年3月26日.

[6]汪碧刚.宗法自然仁者无畏——温宗仁上将和他的书法艺术[J],新远见,2009年8期.

[7]汪碧刚.利用123座地铁车站建设“首都文明长廊”[N],北京日报,2009年9月18日.

[8]汪碧刚.恢复“书法进课堂”[N],北京日报,2009年12月2日.

[9]汪碧刚.探幽索隐,继日以追——解读李铎先生70年之艺术春秋[J],当代中国画,2010年1期.

[10]汪碧刚.互联网时代汉字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[N],名人名家书画报,2010年3月1日.

[11]汪碧刚.上海世博会做好书法大文章[N],中国书画报,2010年4月14日.

[12]汪碧刚.广集博采深入精出——记李铎师生书画作品展[N],人民日报,2010年4月25日.

[13]汪碧刚.德才兼备比学历、资历更重要[N],中国书画报,2010年11月6日.

[14]汪碧刚.着力培养书学理论人才和青少年书法人才[N],中国书画报,2011年1月29日.

[15]汪碧刚等.书法大家的别样人生[N],解放军报,2011年3月2日(人民日报海外版,2011年4月8日).

[16]汪碧刚.墨海诗浪激千里—管窥书法大家李铎先生的诗词艺术[J],中国书法,2012年第1期.

[17]汪碧刚.敬畏传统,书为心画[J],艺术教育,2012年第4期.

[18]汪碧刚.社会要多宣传正能量[J],中华英才,2014年第6期.

[19]汪碧刚.中西居住文化背景下的街区制比较研究[J],经济社会体制比较[J],2016年第5期.

[20]汪碧刚.多元融合的社区共治模式创新研究——以北京奥运村为例[J],南京社会科学,2016年第11期.

[21]汪碧刚.社会组织是社区治理的有效载体[N],中国社区报,2016年11月28日.

[22]汪碧刚.制度是社区治理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[N],中国社区报,2016年12月26日.

[23]汪碧刚.新常态下民营企业转型升级的战略与路径[J],财经问题研究,2016年第S2期.

[24]汪碧刚.持续推进社区治理现代化[N],安徽日报,2017年1月20日.

[25]汪碧刚.阳光励志,学者风范——汪碧刚艺术集评[J],阳光,2017年第4期.

[26]汪碧刚.城市要有温度有厚度[N],青岛早报,2017年4月14日.

[27]汪碧刚.理出城市病再治理[N],半岛都市报,2017年4月14日.

[28]汪碧刚.从市民视角推进城市治理[N],青岛日报,2017年4月19日.

[29]汪碧刚.至中和之境,体会行书节奏中的情绪[N],中国艺术报,2017年5月8日.

[30]汪碧刚.推动高校建设智库,助力现代城市治理[N],经济日报,2017年5月25日.

[31]汪碧刚.建设智慧社区,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[J],中国信息界,2017年第3期.

[32]汪碧刚.增强信息化应用能力,提升社区治理水平[N],中国社区报,2017年7月10日.

[33]汪碧刚.国家治理视角下的社区治理模式[N],中国社区报,2017年7月20日.

[34]汪碧刚.创新的城乡社区治理体系[N],中国社区报,2017年7月24日.

[35]汪碧刚.行书漫谈[N],书法报,2017年7月26日.

[36]汪碧刚.家国情怀与文人担当[N],中国文化报,2017年8月2日.

[37]汪碧刚.从青岛市市北区实践看城市治理现代化—城市的温度从何而来[N],经济日报,2017年8月2日.

[38]汪碧刚.字里行间的情怀与担当——汪碧刚其人其书[N],中国书画报,2017年,8月5日.

[39]汪碧刚.智慧社区的机制与保障体系[N],中国社区报,2017年8月7日.

[40]汪碧刚.书家要有“家国情怀与文人担当”[N],中国艺术报,2017年8月7日.

[41]汪碧刚.建设智慧社区,有效促进居民参与[N],中国社区报,2017年10月24日.

[42]汪碧刚.制度因素对社区治理影响的实证研究--基于568份问卷数据的分析[J],南京社会科学,2017年第11期.

[43]汪碧刚.新经济背景下智慧社区的服务与运营[J],人民论坛,2017年第32期.

[44]汪碧刚.汪碧刚书法集评[J],中国书法,2017年第23期.

[45]汪碧刚等.探索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治理新格局[J],人民论坛,2017年第36期.

[46]汪碧刚.社会组织在社区治理中大有可为[N],中国社区报,2018年4月2日.

[47]汪碧刚.让“人”回到城市治理的中心[N],青岛日报,2018年4月13日.

[48]汪碧刚.社区治理现代化的基层方案[N],光明日报,2018年4月19日.

[49]汪碧刚.理解文化,认识书法[N],中国文化报,2018年4月22日.

[50]汪碧刚等.大数据与城市治理[J],青岛理工大学学报,2018年第4期.

[51]汪碧刚.未来社区之我见[N],中国社区报,2018年10月25日.

[52]汪碧刚.乡梓情深-皖籍书法名家汪碧刚作品欣赏[N],江淮时报,2018年11月16日.

[53]汪碧刚.发挥社区在城市治理中的基础作用[J],社区天地,2018年12月(上).

[54]汪碧刚.健全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现代化指标体系[N],中国社区报,2019年3月22日.

[55]汪碧刚.智慧社区建设与治理深度融合创新探索[J],社区天地,2019年4月(上).

[56]汪碧刚.智慧社区建设的难点与应对[N],中国社区报,2019年5月9日.

[57]汪碧刚.自诗自书,草情墨趣[N],解放军报,2019年5月9日.

[58]汪碧刚.文化应是书法的第一属性[N],中国文化报,2019年5月29日.

[59]汪碧刚.书法史研究逻辑之我见[N],中国书法报,2019年7月30日.

[60]汪碧刚.农村社区党委畅通了服务群众“最后一公里”[N],中国社会报,2019年8月14日.

[61]汪碧刚.美好生活向往与新时代社区发展[N],中国社区报,2019年8月26日.

[62]汪碧刚.切实推动社区治理落实到“最后一米”[N],中国社区报,2019年11月8日.

[63]汪碧刚等.个性与情趣两相宜—由历代行草书名家古帖谈起[N],中国书法报,2019年12月10日.

[64]汪碧刚等.帖学盛行的宋代书法特征管窥—以苏东坡为例[J],艺术市场,2020年第1期.

[65]汪碧刚.推动党建引领与社区治理深度融合[N],中国社区报,2020年1月9日.

[66]汪碧刚.推动城市治理现代化:核心在“人”,终点是文化[N],中国建设报,2020年1月16日.

[67]汪碧刚.党建引领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的新时代答卷[N],中国社会报,2020年1月23日.

[68]汪碧刚.用治理思维建立社区应急管理体系[N],中国建设报,2020年3月5日.

[69]汪碧刚等.我国城市治理研究:回顾与展望[J],青岛理工大学学报,2020年第2期.

[70]汪碧刚等.我国书法教育体系的现状、问题及相应对策[J],中国书画,2020年第4期.

[71]汪碧刚等.道技并重——当代书法发展方向刍议[J],文化月刊,2020年第5期.

[72]汪碧刚.促进理论与技术融合发展,建设物联网全场景智慧社区[N],科技日报,2020年5月15日.

[73]汪碧刚.当代书法发展应坚持道技并重[N],文艺报,2020年5月18日.

[74]汪碧刚.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的着力点[N],人民日报,2020年5月19日.

[75]汪碧刚.文化得滋养,字外求精神——潘伯鹰书法的启示[N],中国文化报,2020年6月7日.

[76]汪碧刚.社区治理实践中“民主协商”需要迎难而上[N],中国社会报,2020年6月15日.

[77]汪碧刚.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效载体[N],荣宝斋[J],2020年第7期.

[78]汪碧刚.推动技术创新与应用示范,实现社区“智”治[N],科技日报,2020年7月2日.

[79]汪碧刚等.书法进课堂:当前书法艺术发展的驱动力[J],艺术教育,2020年第7期.

[80]汪碧刚.构建“一核多元、融合共治”的城市治理创新体系[N],中国建设报,2020年7月9日.

[81]汪碧刚.做好城乡社区治理的“加减乘除法”[N],中国建设报,2020年7月23日.

[82]汪碧刚.构建“一核多元、融合共治”社区治理体系[J],中国民政,2020年第14期.

[83]汪碧刚.北京潞城:“文明银行”赋能“未来社区”[J],社区天地,2020年7月(下).

[84]汪碧刚.问学之道[N],解放军报,2020年9月6日.

[85]汪碧刚.“问学”与“学问”[N],中国艺术报,2020年9月9日.

[86]汪碧刚.一直走在问学的路上[J],中华英才,2020年第21期.

[87]汪碧刚.人才、技术、资金、体制,建好智慧社区一个都不能少[N],科技日报,2021年1月11日.

[88]汪碧刚.从管理走向治理:摆脱社区治理现代化“三低”困境[N],中国建设报,2021年2月25日.

[89]汪碧刚.建设更有温度与厚度的北京城市副中心[N], 北京城市副中心报,2021年3月26日.

[90]汪碧刚.推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向纵深发展[N],中国社会报,2021年6月4日.

[91]汪碧刚.方向、逻辑、方法:社会文化视角下的中国书法史研究[J],艺术教育,2021年第7期.

[92]汪碧刚.大钊遗风,精神宏塔[N],江淮时报,2020年7月2日.

[93]汪碧刚.“五位一体”诉源治理联动化解矛盾纠纷[N],中国社会报,2021年8月6日.

[94]汪碧刚.推进副中心社会治理现代化[J],北京观察,2021年第10期.

[95]汪碧刚.文化安徽:赋能新时代[N],江淮时报,2021年10月29日.

[96]汪碧刚.笔墨文心,八秩述怀—捧读张道诚新著《笔墨半生缘》[N],人民政协报,2021年11月1日.

[97]汪碧刚.笔墨文心,八秩述怀—捧读张道诚新著《笔墨半生缘》[N],中国艺术报,2021年11月17日.

[98]汪碧刚.高效推进智慧城市建设[N], 北京城市副中心报,2021年12月15日.

[99]汪碧刚等.兼容并包、道技并重—推动新时代书法文化发展[J],艺术教育,2022年第2期.

[100]汪碧刚.戎装虽解军魂在、初心不改墨香来—有感于“大海情怀”海军十人书法联展[N],中国书画报, 2022年3月2日.

[101]汪碧刚.坚持政协协商定位,助力基层社会治理[J],北京观察,2022年第3期

[102]汪碧刚.新时代科技创新,应始终体现人民性特征[N],科技日报,2022年5月9日.

[103]汪碧刚.党建引领多元防控守护居民健康[N],中国社会报,2022年5月12日.

[104]汪碧刚.一朵小花也美丽[N],江淮时报,2022年7月22日.

[105]汪碧刚.将党建引领的制度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[N],中国社会报,2022年11月28日;中国社区报,2022年12月13日.

[106]汪碧刚.城市副中心全面完成基层治理年18项任务[N],北京城市副中心报,2023年1月14日.

[107]汪碧刚.特大城市治理创新成就斐然[N],北京日报,2023年1月16日.

[108]汪碧刚.以人为本推进城市治理创新[N],北京日报,2023年1月18日.

[109]汪碧刚.从“网格化管理”转为“网格化服务”[N],北京城市副中心报,2023年1月19日.

[110]汪碧刚.让有人情味的治理温暖有厚度的首都[N],北京日报,2023年3月30日.

[111]汪碧刚.完善副中心基层治理体系[J],北京观察,2023年第4期.

[112]汪碧刚.文艺赋能基层治理: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实践创新[N],中国艺术报,2023年6月26日.

[113]汪碧刚.党建引领画出“同心圆”,双向奔赴社区开出“幸福花”[N],半岛都市报,2023年7月4日.

[114]汪碧刚.不曾忘却的纪念—追忆八届全国政协常委、安徽省原省长王郁昭[N],人民政协报,2023年8月10日.

[115]汪碧刚.服务应变“送餐”为“点餐”[N],《北京晚报》,2023年9月1日.

[116]汪碧刚.打造旧改议事平台引导居民全程参与[N],北京日报,2023年10月12日.

[117]汪碧刚.兼容并包与创新发展的首都生机勃发[N],北京日报,2023年11月2日.

[118]汪碧刚.“双向奔赴”让文明之花开遍京城[N],北京日报,2023年11月16日.

[119]汪碧刚.在绿色发展实践中奋力谱写新时代生态文明新篇章[N],北京日报,2023年12月5日.

[120]汪碧刚.让百姓站在社区治理舞台中央[N],北京日报,2024年1月11日.

[121]汪碧刚.发挥委员工作室作用,联系界别群众广泛凝聚共识[J],政协研究,2024年第1期.

[122]汪碧刚.社区服务要由“送餐式”向“点餐式”转变[N],人民政协报,2024年7月1日.

[123]汪碧刚.城市的温度与厚度:社区由“管”到“治”的时代之变[N],人民政协报,2024年7月8日.

[124]汪碧刚.发挥小哥力量,完善超大城市共建共治共享[N],北京日报,2024年8月22日.

[125]汪碧刚.夜校要让城市和青年“双向奔赴”[N],北京日报,2024年10月8日.

[126]汪碧刚.让养老助餐促进基层治理[N],北京晚报,2024年10月11日.

[127]汪碧刚.联系界别群众,广泛凝聚共识[J],北京观察,2024年第10期.

[128]汪碧刚.推动城乡融合示范区落户城市副中心[J],北京观察,2024年第11期.

[129]汪碧刚.促进副中心城乡融合发展[N],北京日报,2025年1月13日.

[130]汪碧刚.搭建议事平台,让事商量着办[N],北京晚报,2025年1月14日.

[131]汪碧刚.道技并重:新时代书法艺术科学评价体系的建构[J],艺术市场,2025年第1期.


  • 个人成就及荣誉
  • 2015年“北京社会好人”
  • 2016年“首都市民学习之星”
  • 第十三届青岛市政协委员
  • 第十一届安徽省政协委员
  • 第十一届全国青联委员
  • 第六次全国书代会代表

艺术家简介

$author['name']

汪碧刚

汪碧刚, 1975 年 4 月生于安徽枞阳,博士学历,北京世纪名人国际书画院副院长兼秘书长,《名人名家书画报》主编。 详细

    获奖记录 更多

    个人成就及荣誉
    2015年“北京社会好人”
    2016年“首都市民学习之星”